在河南鹤壁市的淇县武汉配资网,流淌着一条古老的河流,名为淇河,古时被称为“淇水”,它是黄河的支流之一。自20世纪以来,中国政府实施了大量的黄河治理工程,但在某次对淇河的改道过程中,令人惊愕的是,河道一改竟意外地将商纣王的墓地暴露了出来。
商纣王这个名字,许多人一听就会产生一种不真实的感觉。毕竟,纣王的历史离现代太遥远了,再加上《封神演义》等文学作品的加持,纣王在我们心中往往更像是传说中的人物,而非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。
如今,商纣王的墓地竟然在阳光下揭开了面纱,令世人感到无比震惊。我们不禁产生疑问:这座墓是否确实属于纣王?为什么他的墓地会隐藏在淇水的河底呢?
展开剩余86%在中国文化中,提到“桀纣”,这两个名字几乎等同于“暴君”的代名词。然而,这两个暴君之间,纣王的知名度无疑更高一些。为什么?首先,纣王的结局比夏桀更为惨烈。夏桀虽然被废除,但至少没有死得如此凄惨。而纣王则是在牧野之战后惨遭失败,自焚而亡,头颅更是被周武王砍下,示众震慑四方。因此,纣王的死因和后果比夏桀更具警示意义。
其次,纣王的形象在后代文学中被大肆渲染,尤其是在《封神演义》一书中,他成为了故事的核心人物,几乎家喻户晓。而纣王身边的宠妃妲己,也因文艺作品的反复描写,成了“狐狸精”的代名词,彻底将“狐狸精”这一形象固化为负面符号。
奇怪的是,在淇水旁的纣王墓附近,竟然还发现了一个“妲己墓”,这让人不禁大为惊讶。难道真有历史上这个人物吗?这个问题也让许多人产生了深深的兴趣。
接下来,我们来聊聊位于河南淇县的这个“纣王之墓”。
大家都知道,纣王的死并不体面。然而,周武王虽然推翻了商朝,却并没有对纣王进行彻底的清除。虽然纣王的败亡,部分是因为他过度的军事扩张和暴政,但周武王最终胜利的方式也有些让人不太光彩——他在纣王远征东夷时,趁机占领了商朝的故土。因此,周武王没有对纣王进行彻底追杀,反而下令按照君主的礼仪埋葬纣王,还允许其亲属选择葬地。
纣王的葬地位于淇县,而在古代,淇县曾是商朝的都城朝歌。当地流传的说法称,纣王的墓地就隐藏在淇水中。
纣王有个儿子,名叫武庚。即使在商朝灭亡后,武庚仍被周武王封为诸侯,以安抚商朝余部。他也负责安排父王的后事。按照常理,武庚应当继承父亲的权力,因此性格应较为温和。然而,事实恰恰相反,武庚对父王的权威总是表现出反叛精神,纣王的命令他几乎总是置若罔闻。纣王面对这个顽固不化的儿子,虽心有无奈,却也未曾采取过激手段。
令人感到可惜的是,纣王在牧野之战后未能活到可以将王位传给武庚的时刻。在商朝灭亡之际,纣王心灰意冷,终于找到了武庚,告诉他大势已去,决定自尽。临终时,纣王希望武庚能遵照他的遗愿,将自己葬在朝歌最低的地方。
很多人或许会好奇,像纣王这样一个高傲、暴戾的君主,怎么会愿意让儿子把自己埋在最低洼的地方,让自己沦为众人践踏的对象?事实上,纣王并不是心胸豁达,而是故意让武庚听从他的“字面意思”,因为他知道,武庚一向反叛,若他说想被埋在低处,武庚大概率会选择一个高地来埋葬他。
然而,谁曾想,武庚在得知父亲的悲惨境地后,动容了。他决定顺从父亲的意愿,放下对父亲的不满,将纣王葬在朝歌最低的淇水河床之中。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武庚的孝心,也让人感叹父子关系的复杂与微妙。
淇水的改道让纣王的墓地渐渐被水淹没,至此,这里几乎没有留下墓堆。当地人也不称之为“墓地”,而是叫它“纣王窝”。纣王的遗体就这样静静地沉睡在淇水之中,虽然没有外界的打扰,却也在这条滔滔不绝的河水声中,得以“安息”。
这段历史在文字上并没有留下太多记载,但却在淇县当地口口相传。明代诗人刘希鲁曾到淇县游览,听闻此事后,感慨万千,作诗一首:“不向平原卜寝陵,急滩深处缔佳城。时时澎湃惊人耳,疑是当年叱诧声。”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纣王墓的水下“安息”也终究难以维持。毕竟淇水经常发生改道,而河南的河流变迁也非常频繁。到了现代,淇水发生东移,纣王的墓地最终重新浮现。虽然夏商周时期的墓葬通常不设封土,也不栽种高树,没有明显的标志性特征,但人们仍然在裸露的河床上发现了一块石碑,上面刻有“纣王之墓”字样,这才确认了纣王的埋葬地点。
如今,淇县的纣王墓成为了当地的一个旅游景点,并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。墓地经过修复,周围围上了封土,墓前还建立了纣王的雕像,每年都有一些殷姓后人前来祭扫。
在纣王墓的后方,当地人还发现了两座较小的墓地。据传,这些小墓地正是纣王的陪葬墓,分别埋葬着他的王后和宠妃妲己。
其实,史实中确实存在名叫妲己的女人,她是苏部族所献给纣王的美人。而纣王后期的宠爱妲己,更是成为了他暴政的象征。然而,妲己是否真的是导致纣王亡国的主因,恐怕还要打上问号。毕竟,纣王的后宫佳丽众多,即便没有妲己,他依旧可能沉迷于美色与权力之中,导致商朝的灭亡。
据说,进献妲己的苏部族的图腾正是狐狸,这也让妲己与“狐狸精”紧密联系在一起,历代的文学作品更是加深了这一负面形象。
对于历史人物,我们应保持公正的态度。纣王虽为暴君,但作为一位大国的君主,他也曾征伐四方,开疆拓土,为中华大地的开辟立下赫赫战功。因此,尽管纣王的名声不佳,淇县依旧保留了他的墓地,周围的碑铭和铭文也记载着他的一些功绩。
时光流逝,无论纣王当年多么风云人物,如今我们面前所看到的,也不过是一座墓碑而已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华信金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